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

时间:2019-10-10 00:00:00 来源:搜狐

导读: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

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

每年,世界各国都会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宣传、拍摄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

今年中国的宣传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

精神卫生的含义是什么?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也可以叫做精神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至今也难有统一的定义。有学者总结: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从事心理活动有效率以及能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开拓自己,能发挥出个人更多的潜能。

我们国家卫生健康委编制了心理健康素养十条,指出:一,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二、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三、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四、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五、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六、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七、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八、预防老年痴呆症,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九、要理解和关怀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十、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什么是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已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精神疾病又称为精神障碍,它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功能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从成因上分析,可以是某种生物学改变决定的,如痴呆是脑组织老化、萎缩这一生物学过程决定的;还可以是在一定生物学基础上,在心理社会因素参与下形成的,如焦虑性神经症。

精神疾病的表现恐怕是各种疾病中最为复杂的。前辈精神病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总结,归纳出若干类综合征。其中最常见的是焦虑综合征、抑郁综合征,更为特殊、也更少见一些的是幻觉-妄想综合征。在特殊人群中,如高龄老人中,记忆障碍相对常见;在慢性酒精中毒人群中,酒精性遗忘和虚谈症也可以见到。此外,在综合医院的重病患者中,急性脑病综合征(谵妄状态为代表)也是请精神科会诊的常见原因。以上提到的这些综合征,并不是并列的,除了出现频率的不同外,它们的等级也不同。越特殊的综合征等级越高,高等级综合征患者往往可以兼有低等级综合征的表现,比如,脑血管病患者出现谵妄的背景可以是神经衰弱综合征,焦虑或抑郁患者也往往有神经衰弱的表现。

而作为专业术语的“精神病”是指程度严重的心理障碍,大致说来符合以下三个特点:一、严重脱离现实,存在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病人不能区分主观的和客观的;二、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三、缺乏症状自知力,即不能了解某些症状表现是病态的。

我国精神障碍治疾病担重

近年来,我国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精神障碍患病总人数超过一亿。其中,重性精神病1600万,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接近人口总数的1%。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十五届年会上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至2018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599.4万例,包括六类精神障碍疾病。但我国精神科执业医师仅有四万人左右(平均2.9名/10万人口),医疗资源无法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而我国精神卫生调查(2016)显示,我国心境障碍患者的求治率仅有9.51%,接受治疗的心境障碍患者比例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并且患者获得的这些治疗往往并不充分。精神分裂症患者50%以上也没有得到有效而规范的治疗。专家指出,一方面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知不足,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存在或多或少的歧视,让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怕暴露身份而拒绝治疗,导致疾病的诊疗率低,这一现象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尤其突出;另一方面,因个别恶性事件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精神病患者存在危险性,可能对他人人身或社会产生危害。而这些歧视和偏见,不仅给患者和家属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同样带来的是整体疾病负担的上升。

专家呼吁:加强疾病科普教育,规范治疗,持续治疗才是正解

在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中,专家强调应遵循规范化的治疗原则,明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并实施,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坚持长期治疗。

对于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来说,复发是目前主要难题和挑战,“依从性低是复发的主要原因,而这往往也和社会及家人对疾病认识的误区和歧视有关。”

精神疾病的治疗目标是协助患者“康复”。真正达成该目标,意味着患者能够过上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生活,并且能正常参与工作和社交,这需要在医疗、社会、就业方面的综合服务,提供以患者为中心、基于医院与社区的一体化医疗服务。

研究显示,病情缓解出院1年以上未给予社区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为20%-70%。积极性社区干预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降低复发住院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降低家庭照料负担。

上海市民精神卫生知识增加了,偏见减少了

受我国国情及一些传统观念影响,以前的医疗技术虽然对精神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手段,但是效果一般,绝大部分精神病人处于社会最底层,要么被关起来,要么流落街头。再有一些精神病人表现出的幻觉、妄想等症状,与现实社会现实不符,加之人们对该疾病的认知有限,总将他们与鬼神、恶魔等联系在一起。因此人们谈之色变,对上正规医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心存抵触,或对患者有歧视,这是一种亟待扭转的现象。

2016年底,国家卫计委等2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其中提出了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目标。2018年,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凸显了国家对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为贯彻落实“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和国家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上海市卫健委、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等10个部门共同发文,启动了上海市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上海的试点工作覆盖所有16个区,力争经过3年的建设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健康上海、平安上海建设,基本形成适应上海城市特点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框架,促进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升市民心理健康素养。此外,各区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

今年,上海市组织了第四次公众精神卫生知晓度调查,覆盖全市16个区19个监测点1900余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监测显示,市民精神卫生基本知识稳步增加,从2011年的71.0%逐步提高到今年的76.7%,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也在今年开始有了变化,持负面态度的比例首次从40%以上(42%-43%)降到了39%。

专家表示,我们要认识到,心理疾病及精神疾病并不可怕,现在已经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有些精神、心理疾病能够完全治愈,重性精神疾病也有一定的治愈率,即使不能治愈也可以控制病情,在积极治疗后融入社会。

本文整理:张狮驼

美术设计:九九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江映雪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