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02 00:00:00 来源:搜狐
这些天,我每天都会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看一下疫情防控动态。今天看到统计数字后,我眼睛一亮。各位看官,也许会问,有啥值得乐观的啊?下面我把最近7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上的累计死亡病例与累计治愈出院病例附上:
截至2月1日24时,累计死亡病例30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28例,
截至1月31日24时,累计死亡病例25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43例,
截至1月30日24时,累计死亡病例21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71例,
截至1月29日24时,累计死亡病例17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4例,
截至1月28日24时,累计死亡病例132例,累计治愈出院103例。
截至1月27日24时,累计死亡病例106例,累计治愈出院60例。
截至1月26日24时,累计死亡病例80例,累计治愈出院51例。
看清楚没有,截至2月1日24时,累计治愈出院病例首次超过了累计死亡病例,这是一个转折点,也说明我们医护人员在攻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场战斗中首次扭转了敌我双方的阵势,开始逐渐占据上风。这个局面的出现,我想与我们成千上万名医护人员及科研人员不怕死不怕累的拼搏精神分不开的,更说明我们的临床救治方法与经验日趋成熟了,这对广大患者来说是最大的福音。
看看三家媒体记者的报道
说到治愈出院,不能不说ECMO。据悉,ECMO对这次挽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患者功不可没……
下面先看一下几家新闻媒体的报道:
2月2日《新民晚报》第四版上有一篇文章,题目为《保估上海平安,是我们的初心!----四个镜头记录首批进入隔离病房的医生》。文中最后一段这样写道:“由于危重病人增加,还有数例病人呼吸情况变差或不稳定,1月29日晚,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吴威医生火线支援进驻病房。1月30日,吴威和李欣与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生合作,完成了ECMO救治。
一名患者由于病情进展,加上情绪恐慌,无法配合治疗。情急之下,李欣、吴威医生与市级专家组商议后迅速决定行VV-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以改善氧合。目前,患者情况稳定。
ECMO技术是救治危重呼吸与循环衰竭患者的有力武器。过去一年半中,上海市公卫中心ECMO团队在中山医院ECMO团队的培训和协助下,已经形成了紧密互信的合作关系。李欣说,“我的专业决定我所面对的都是最危重的患者。和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尽力救治危重患者,护佑上海平安,是我们的初心!”
1月29日,《新京报》报道:日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宣布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胡先生。新京报记者从中南医院获悉,胡先生已于今日(1月28日)康复出院。
1月17日,胡先生转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京报记者从中南医院了解到,胡先生住院后体温升高,血氧饱和度不断下降,经过气管插管等抢救并无明显好转,呼吸逐渐困难。中南医院多科室专门经过紧急讨论,制定了治疗方案。最终,院方为他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帮助他恢复正常血压、心跳及维持他的呼吸功能,让肺部得到充分休息。
经过ECMO技术的治疗,1月21日,胡先生脱离生命危险,双肺功能明显好转,身体开始康复。此后,胡先生连续两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为阴性。前些几日,经专家评估后,胡先生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不具有传染性,康复出院回到当地休养。
1月28日,《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胡坤城(化名)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出院。他成为湖北省首例运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报道中说,1月7日,他出现呼吸困难,昏迷过去。医院对其实施气管插管等紧急抢救措施,但病情未见好转。经院方评估,决定对他实施ECMO技术治疗。
武汉市联合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夏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如果不及时对胡坤城采取ECMO技术,就会有生命危险。
“ECMO”是何“神器”?
ECMO,音译为“叶克膜”。ECMO的全名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也就是体外膜肺氧合。目前在国内,ECMO的应用还不算广泛,但其实它所依赖的技术已经存在了60多年。
1953年吉本(Gibbon)医生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实施了第一例体外循环,让血液从静脉绕过心脏和肺,在体外的一台机器中进行氧合,变成富含氧气的动脉血之后再回输到大动脉中。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心脏暂时“歇工”、在心脏上实施手术了,同时也不会影响身体器官的供氧。而且,由于血液绕过了心肺,在实施手术时也能避免大量的出血。
体外循环技术使得心脏呼吸骤停的病人抢救成功的概率得到了很大提升,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将这种技术大量应用于抢救当中。但是当时的体外循环技术要进行开胸,需要手术室和体外循环机的支持,这种暂时性的心肺替代只能维持数小时。
随着技术的改进,终于在1972年,希尔(Hill)医生使用改进的体外循环技术治愈了一位年轻的呼吸衰竭患者,在这次治疗中,体外循环维持了大约3天时间。这应该算是ECMO技术的第一次露面。从此,这项技术就开始蓬勃地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临时保命手段。
“ECMO”如何工作?
看了ECMO的历史,我们大概还是不知道这高端大气的装置是如何运作的。虽然这台机器十分大,连着无数的管路,看起来特别复杂,但原理上还是很容易解释的。
就像之前所说的体外循环一样,这台机器也是要把静脉血引出体外,让血液结合氧气之后,再泵回动脉来完成工作的。但是ECMO通常不需要像心脏手术中使用的体外循环那样进行开胸手术并在主动脉上插管。使用ECMO的患者,通常都会在大腿根部最粗的股静脉内置入导管,把静脉血引出,通过硅橡胶膜的氧合以及加温等工序之后再泵回到另外一侧的股动脉当中。
这样一来,工作量减少了很多,而且由于不用把胸腔打开,ECMO可以持续使用的时间也大大延长。只要患者不出现感染、出血或者管路堵塞,就可以在严密地监控下持续使用。
ECMO就是这床棉被
《潇湘晨报》记者在《武汉ICU主任万字口述:患者1小时住满一病区,因恐慌到医院排队没必要》一文也写道了ECMO:说它可怕,是因为这个病现在没有办法完全有效地去治好、治愈,所以他只能有用插管,移动心肺仪(ECMO)等帮助我们去扛过最危险的阶段。
“ECMO是什么?打个比方,你住在房子里面,结果现在房子失火了,但你人又不能出去。第一个办法灭火,但水是不够的,因为你在房子里边没有水,外边给水,那么外边给水是抗病毒的特效药。第二个办法,那我们就得想办法撑过这个火,就拿个东西把我自己保护起来,我可能拿个棉被或者什么,我躲在里面,它在外边烧,反正烧不进来。我只要在里面还能够活着。火烧完了自己就会熄。ECMO就是这床棉被。
活过来了还得有一个问题,就是你在报纸上或者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到,治愈的人他会说,啊,我体力下降,我喘气,就是这个样子。因为你的“房子”有一部分被烧掉了。
重症技术实施下去,也只能做到这里,但是这些技术很昂贵又很复杂。
我不说别的成本,我就说这个防护服的成本,防护服消耗,绝大多数都承受不了。
再说,一患者用ECMO治疗成功,三四十万是很正常的。
就是说你使用ECMO把这个人救活了,只是说救活了,离开ICU,并不代表他出了ICU之后后续不需要治疗。
不用ECMO,可能20万左右。
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个病怎么治,满脑子都是在找。没办法,里面还躺着十来个人,等着救。
腊月二十九晚上,上的那台ECMO,我们当时一线配置不足,后来没办法,求助国家专家组,两个人都是老教授了。
晚上十点多钟,赶到我这里来,手把手地跟我们一起蹲在地上做ECMO,搞到凌晨一点钟才走,大年三十早上凌晨一点才走,个个都是汗流浃背,就为了救那一个病人。
还好那个病人目前情况暂时稳住了,如果那天不上,如果那个时候不上ECMO,三十的早上一定死亡。迟了二十分钟必死无疑,就是以前见过太多了……
病人能否上ECMO需要进行评估
湖北省武汉市联合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以下称“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急危重症移动ECMO中心主任夏剑28日在武汉对记者表示,ECMO不是治愈手段,而是一项协助病人度过关键期的技术;病人能否上ECMO需要进行评估。
夏剑主任指出,目前ECMO只应用于新型肺炎病患中“重症中的重症患者”。他介绍,这项技术救治新型肺炎病患的医学原理:在人体外安放一个人工膜肺以替代人体肺功能,待人体肺的感染开始恢复,病发时的缺氧症状得到改善,肺能承担功能时,体外膜肺便可撤掉。之后,人体肺维持正常运转,从而救治新型肺炎患者。
据悉,接受过ECMO技术诊疗的病人肺部功能受到一定程度损伤,后期需经过恢复。“要恢复到完全正常是不可能的,但剩下的、恢复功能的肺可以支撑平时正常功能”。
编后:对于ECMO技术,它对挽救危重患者功不可没,但它并非万能,并需要谨慎评估和使用。但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生和医疗技术人员可以想办法设计出更完善的技术,让ECMO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给更多的患者来带生的希望。
执行作者/尹学兵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王德涵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