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0 00:00:00 来源:搜狐
心电图是发现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是ST-T改变,包括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T波低平或倒置。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普通人群常见,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者和女性中,ST-T改变的检出率也增加。其他可造成ST-T异常的疾病包括左心室肥大和扩张、电解质异常、神经因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如果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注意:
需进一步检查
1. 心电图负荷试验:若平时无心绞痛症状发作,需行心电图负荷试验,即给心脏增加负荷而激发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检查,包括运动负荷和药物负荷,其中运动负荷试验最常用,运动方式主要为分级踏板或蹬车,在运动过程中,监测心电图变化,从而明确冠心病诊断。
2.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室腔的大小、心室壁的厚度以及心肌舒缩状态;还可以观察到以前发生过的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所遗留的心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瘤。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静息超声心动图大部分无异常表现,与静息心电图一样,可行负荷超声心动图帮助识别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包括药物负荷(多巴酚丁胺常用)、运动负荷、心房调搏负荷以及冷加压负荷。
3. 放射性核素检查:是另外一种评估心肌缺血、心室壁运动异常以及心功能的检查。包括心肌灌注显像和心室造影。前者也可以分为静息和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后者有助于了解室壁运动,可测定心功能及显示室壁局部运动障碍,但该项检查具有一定的放射性。
4. 磁共振成像:心脏磁共振比放射性核素检查具有更好的组织分辨率,即图像更清晰并且无放射性,可同时获得心脏解剖、心肌灌注与代谢、心室功能及冠状动脉成像的信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检查方法,但对于体内有金属器械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假牙、人工关节、避孕环等)的患者,需在得到专业医生指导意见后方能行此项检查。
5. CT检查:冠脉CT检查可以用于检测冠状动脉的钙化、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存在。现如今在临床已经被广泛用于无创性地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对于冠脉CT检查有严重狭窄的患者,应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6. 左心导管检查: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是有创性检查方法。常采用股动脉或桡动脉的方法,选择性地将导管送入左、右冠状动脉口,注射造影剂使冠状动脉主支及其分支显影,可以准确地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和部位,并可进一步对狭窄的血管行血运重建治疗,而左心室造影可以评价左心室整体功能及局部室壁运动状况。
7. 其他检查:包括血脂、血糖、心肌酶谱、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如何治疗
1. 一般治疗:平时避免各种心肌缺血的诱发因素,如过度的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等,冬天注意保暖;调节饮食,一次进食不宜过饱,避免油腻饮食,戒烟限酒;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以不发生疼痛症状为度;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相关疾病。
2. 急救治疗:硝酸酯类药物,如消心痛、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保心丸等可即刻缓解心绞痛发作,但需注意的是硝酸酯类药物的耐药性问题,防止发生耐药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保持足够长(8-10小时)的无药期。此外,硝酸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头胀痛、头部跳动感、面红、心悸,偶有血压下降。
3. 冠心病预防治疗:(1)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可用于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的患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常规使用,其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使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或联合抗酸剂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此外,其他口服抗血小板制剂还包括替格瑞洛、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等;(2)降脂药物:降脂药物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他汀类药物可以进一步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抑制炎症、稳定斑块,使部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显著延缓病变进展;(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类药物能逆转左室肥厚及血管增厚,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能减少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另外有助于心肌氧供/氧耗平衡和心脏血流动力学,并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尤其适用于合并有糖尿病者;(4)中医中药:常用的有丹参滴丸、脑心通、通心络、益心舒等均能用于“活血化瘀”、“祛痰通络”等。
本文作者/陆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