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突然“一脚踩空”,这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2021-08-31 00:00:00 来源:搜狐

导读:很多人可能都有这种经历,在睡觉时身体会猛然抖一下,感觉像是从一脚踏空的坠落感,然后被惊醒。网上对这种情况的分析有很多,有人说缺钙,有人说心脏问题,还有说是猝死的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种经历,在睡觉时身体会猛然抖一下,感觉像是从一脚踏空的坠落感,然后被惊醒。网上对这种情况的分析有很多,有人说缺钙,有人说心脏问题,还有说是猝死的前兆,甚至有神经系统想试试你死了没有的说法。那么偶尔出现这种身体不自主的抖动,是否是重大疾病的征兆呢?

答案:并不是!关于临睡时或睡眠中身体不由自主猛然抖动,医学上有专业的名词——肌抽跃。这种无意识的肌肉颤搐,就是身体猛然一抖,而且通常会伴随着一种跌落或踏空的感觉。

什么是肌抽跃?

肌抽跃是一种急速的肌肉不自主抽动,由于速度很快,因此常常呈现出的是类似触电一样的动作,可以以全身抽动为表现,也可以发生在身体局部。这样偶尔发生的抽动是在人处于"快速动眼期"的睡眠期,是伴随着"快速动眼期"进入梦乡时发生的正常生理现象。有数据表明,大约70%的人在睡梦中出现肌抽跃。

在临睡或者浅睡的时候,人大脑皮层大部分神经都是处于抑制状态,但是仍然有部分神经比较活跃,发出一些微弱的运动指令让身体部位抽动。而此时大脑操控的能力是很低的,所以抑制身体出现这种条件反射的能力也是很弱的,所以偶尔出现肌抽跃的情况,算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如果身体过于劳累、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也是比较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的,并不意味着有什么疾病,翻个身继续睡就可以了。

这跟我们平时的眼皮跳、打嗝等,又或者是身体疲劳、精神紧张时出现的肌肉抽动是一样的,如果平时身体非常健康,完全没必要过度担心。

如果你实在觉得它很烦,接受不了,也还可以试试下面这些缓解的方法。

1、避免疲劳

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之下,天天加班,睡眠不足等原因,都会导致精神压力过大,神经紧绷,就容易发生入睡抽动。

可以在睡前看些轻松的东西,把工作先放在一边,放空大脑,会让你睡个好觉。

2、伸展肌肉

临睡之前保持一个姿势在床上长时间看电子产品,这也是肌肉容易疲劳、抽搐的原因之一。

在睡觉前半小时,可以做一些轻柔舒展,能起到拉伸腓肠肌、足部肌肉的运动,比如太极拳、瑜伽等,这样能起到缓解肌肉紧张的作用,从而减少临睡肌抽跃症发生几率。

3、正确睡姿

正确的睡姿能让全身处于放松状态,睡觉时尽量不要趴着睡、蜷着睡,这会导致胸腔被压迫,心脏、肺部容易出现不适。

可以选择平躺、侧身躺等,肌肉得到放松,就能降低抽动出现的几率。

4、规律作息

规律的生活作息不仅对人体有很多好处,还可以减少临睡肌抽跃症的发生。

建议大家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每天尽量保持7到8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实在做不到,可以选择在中午小睡一会。

相关链接:

不同分型的肌抽跃

1.生理性肌抽跃:这一型肌抽跃是正常生理表现,而不是疾病所引起的,例如打嗝、睡眠中肌抽跃、疲劳或紧张时出现的肌抽跃属之。

2.病态性肌抽跃:这一类肌抽跃原因不明,也很难用神经系统疾病来解释,除了肌抽跃之外,也没有其它症状表现,有些是由遗传而来,有些则是非遗传、自行发生的。

3.癫痫性肌抽跃:是指病人原患有癫痫,而癫痫发作的症状之一是肌抽跃,此种肌抽跃根据其分布可分为局部性与全身性两种。

4.症状性肌抽跃:此种肌抽跃是由于脑部有病变而表现出来的症状,所以除了肌抽跃之外,这群疾病还会依其病情而有其它各种神经系统的异常症状出现。同时,某些药物如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等也可能导致肌抽跃的出现。

5.脊髓性肌抽跃:脊髓病变有时也会引起局部的肌抽跃症状。

看完肌抽跃的分型后,有的朋友会问,不是说肌抽跃是生理现象吗,怎么还有疾病导致的呢?如果只是偶尔发生一次肌抽跃,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理会。但是如果发生的频率较高,经常出现甚至一夜就发生数次,可能就要考虑疾病原因了,此时就需要及时就诊,寻找病因,进行专业治疗。

本文作者/徐成梅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星炫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